提要文摘: | 大家对支气管哮喘是再熟悉不过了,几乎每一位呼吸科医师,甚至内科医师都会诊治哮喘,这样说来,诊治哮喘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了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。呼吸界同道对哮喘的关注不亚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1994年,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(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,NIH)国家心脏、肺和血液研究所(National Heart,Lung,and Blood Institute,NHLBI)与世界卫生组织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WHO)的共同努力下,17个国家的30多位专家组成小组,制定了关于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,并出版了名为《全球哮喘防治创议》(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,GINA)的“标准”。1993年,我国制定并发表了《支气管哮喘的定义、诊断、严重度分级及疗效判断标准(修正方案)》,这实际上就是我国的份哮喘诊治指南,标志着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,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,此后多次修订。几年来,我国投入了大量人力、财力,呼吸界同道不断推出各种科研项目,发表的各类科研论文更是雨后春笋般涌现。在这令人欣喜的现状背后,我们还必须看到现实的严峻形势:首先,据新调研结果显示,我国成人中哮喘的患病率为4.2%,目前我国成人哮喘患者人数达4570万,其中只有28.8%的患者在流行病学调研前被明确诊断,愈七成患者尚处于不知情、未治疗状态。其次,已经明确诊断的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水平仍不尽如人意。据报道,我国大中城市哮喘患者达到完全控制的只占28. 5%。从这些数据中足以看到哮喘防控中的缺陷--哮喘尚未被控制,更不用说治愈。我们仍需努力。 |